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 > 大讲堂
首钢京唐2010年头两个月累积浇钢2733炉 (湖南金属)来源:金属材料商会|钢贸商会|湖南商会|湖南金属|湖南钢材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3/24 14:34:02 点击数:605首钢京唐炼钢作业部连铸区积极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提“素”活动,为完成全年755万吨板坯任务目标,进行“热身”、“拉练”,取得良好效果。今年头两个月,累积浇钢2733炉、生产板坯73.4万吨,超公司计划1.1万吨,其中品种钢34.15万吨,超公司计划7.36万吨。板坯日产水平达到1.3万吨,比去年年底提高1000吨/日。 从实战出发,提高生产的组织协调能力。公司2号高炉投产以后,随着铁水生产量的增加,炼钢连铸日浇钢水平将成倍增长。提高铸机产能,特别是提升新投产的3号铸机的产能迫在眉睫。连铸区在稳定1号、2号铸机生产的同时,积极组织3号铸机的达产达效。他们认真总结前两台铸机热试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人员培训,加强铸机的管理,克服了4号铸机施工、天车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天气寒冷等困难,3号铸机投产一个多月,就完成浇钢42个浇次、341炉钢水,平均连浇炉数达到8.14炉,创出新铸机达产达效的高速度。 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充分发挥设备工艺的优势和潜力。连铸区抓住3台铸机产能提升,生产压力相对减轻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共组织中间包快换、提高铸机拉速、结晶器在线调整规格、钢包下渣自动监测等攻关8项,累计25次。在Q345B、SPHC等四个品种钢,1800毫米、2000毫米等四个不同断面完成快换中间包试验10次,创出连浇28炉的新纪录。通过中包快换、提高铸机拉速、增加板坯厚度等措施,提高了铸机作业率和钢水收复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加强质量攻关,提高板坯质量。连铸区成立了铸坯质量攻关小组,选定了控制增氮、减少气泡、减少裂纹、板坯宽度控制和提高切割精整效果5项质量课题,并制订了21项具体措施,开展质量攻关。为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他们开展全员质量大讨论活动,全区176名在岗职工人人参与,并组织了《品种质量之我见》征文活动,选出6篇在职工大会上交流。在连铸平台设立两个宣传橱窗,将提高质量的措施和质量分析等情况公示于众。改进设备和工艺,为提高质量提供“硬件”保证。提高铸机全保护浇铸效果,减少钢水二次氧化,是控制铸坯增氮的关键。他们对前期管线钢生产数据进行追踪,逐个环节分析增氮情况。对存在的设备、工艺问题进行改进。大包长水口机械臂是安装大包水口的专用机械,存在着自动化、精密程度不高的问题,安装长水口需要两三名工人配合,由于要对中、找正,容易造成用石棉纤维制成的水口“垫碗”变形、裂缝,使气体与钢水发生接触,对铸坯质量有影响,他们对大包机械手进行了改造,提高了精密度,现在一个人操作机械手,一次就可安装好水口。同时,对大包长水口、中包保护渣等工艺进行改进,提高全保护浇铸效果。2月份,板坯合格率达到99.44%,比公司计划提高了0.4%。 开展岗位练兵,推进精细化操作。操作不规范是影响铸机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非计划停浇中,操作原因占30%左右。为规范岗位操作,连铸区以船板钢和管线钢认证为契机,组织力量对各岗位的技术规程进行分析,对不全面、不规范的地方进行修订完善,推进精准化操作。加强岗位培训,组织了品种钢浇铸、控制“套眼”等专题培训5次,组织大包、中包、切割等岗位练兵6次。在原有的达产达效劳动竞赛基础上,增加了“铸机无漏钢”专题竞赛,收到很好的效果。2月份,连铸区浇钢1542炉,首次实现全月无漏钢。(湖南金属)
本文章由:金属材料商会|钢贸商会|湖南商会|湖南金属|湖南钢材 提供! 文章录入:zlj 责任编辑:zlj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