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steel.cn/ 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欢迎您

民族金融尖兵 一流银行追求

来源:湖南金属商会|金属商会|湖南钢贸商会|湖南钢贸|钢贸商会|湖南金属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2/7 8:53:43    点击数:420

  ——写在中国银行成立100周年之际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刘诗平、苏雪燕)这是中国唯一连续经营百年的商业银行——从1912年成立以来,她见证了中国银行业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程,跨越两个世纪,始终站在中国金融业的前列。

  这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唯一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金融机构——从1929年在伦敦开设营业网点,到目前在32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设立586个分支机构,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大型跨国银行集团。

  2月5日,中国银行迎来成立100周年。

  改革创新,铸就百年金融品牌;追求卓越,锤炼国际银行风范。今天,中行正朝着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跨国银行集团的目标奋勇进发。

  服务民生、诚信至上、改革创新,锻造中国金融品牌

  这是中国金融史上的重要时刻。1912年2月5日,上海汉口路3号,100多位银行股东、各界领袖和华侨代表汇聚一堂,见证中华民国的国家银行——中国银行开业。

  一百年来,中行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发展道路。

  ——在内忧外患中艰难成长。从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到北洋政府结束,中行履行央行职能;1928年起,成为专业的国际汇兑银行,发展国际贸易、金融与外汇业务;1942年,调整为国际贸易专业银行。在战乱频仍、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年代,中行历经磨难,艰苦奋斗,在中国金融业中长期领先,并在国际金融界占有一席之地。

  ——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中行长期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业务。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行将自身吸收的外汇资金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壮大。中行逐步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发展为本外币兼营、业务品种齐全的大银行;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转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全面提供各类金融服务;2004年,中行率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权多元化;2006年,登陆港沪资本市场,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商业银行。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中行以“零差错、零投诉”的佳绩兑现奥运服务承诺。

  今天,中行已发展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银行集团。截至2011年9月末,中行资产总额达11.5万亿元,1至9月实现税后利润1013亿元。按核心资本规模计算,中行稳居全球银行前10位。

  “中国银行所历经的百年沧桑、风雨磨砺,正是中国现代银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真实写照!”同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感慨地说。

  百年沧桑,世纪辉煌。

  几代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追求,奠定了中行国际化大银行的坚实基础,更形成了百年中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论职能如何变化,中行始终以服务国家和民族为己任,将维护银行信誉作为立行的根本,将服务经济民生作为发展的方向,将革新经营管理作为前进的动力。”中行董事长肖钢如是说。

  ——爱国爱民是办行之魂。中行从诞生之日起,就抱定要“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求富强”的宗旨,坚持“服务民众、改进国民生活”,积极支持民族工商业和农业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

  ——诚实守信是立行之本。中行成立后即对大清银行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在时局动荡债权难以追索的情况下,毅然承担起债务偿还责任;当袁世凯政府悍然下令中行所发纸币及应付款项不准兑现付现时,中行上海分行经理宋汉章、副经理张嘉璈深知信用是银行的生命,如遵令停兑,“则中国之银行将从此信用扫地,永无恢复之望”,毅然拒绝执行。新中国成立后,中行更将银行信用与国家信誉紧密相连,即使“文革”期间也未停止正常业务,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扬。

  ——改革创新是强行之路。创新成为中行前进的不竭动力:1913年,中行借鉴国际经验与市场做法,采用复式借贷记账,带动全行业推行现代会计制度;上世纪60年代末,中行积极尝试对港澳地区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到1976年扩大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支持了国家对外贸易发展;2011年底,中行“IT蓝图”全面上线,实现数据逻辑集中和全行“一本账”,掀开了中行发展史上的崭新一页

文章录入:dzm 责任编辑:dzm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