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 > 商务合作
“现金奶牛”的自述与反思来源:湖南金属商会|金属商会|湖南钢贸商会|湖南钢贸|钢贸商会|湖南金属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2/8 10:07:41 点击数:460[ 在信贷规模大幅收窄、企业信用风险累积的情况下,中国的银行业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警机制,提升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化解能力 ]
春节至今,笔者与江苏多家大银行的负责人就去年经营业绩和新年指标情况进行交流,有几段精彩谈话在此与大家分享: ——去年全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主要原因是贷款利差不断扩大,去年上半年息差增长了120个基点,下半年增长300个基点,高息差带动净利息收入增长。当然,前几年的天量信贷投放,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贷款基数,盘子越大利润越吓人,省内几大行利润都超过百亿元,有家大行利润接近300亿元。在利润那么高的基数上,今年还要有20%的增长,董事会真是太疯狂了,要那么高的利润干什么? ——信贷资源趋紧,使银行议价能力增强,说一不二,在利差扩大的同时,缘于信贷存量衍生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快速,对效益强劲增长形成有力支撑。国际银行业通行的以手续费及佣金构成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我们现在体制下,纯粹的中间业务是瞎扯淡,八成以上的中间业务收入都是信贷资源派生出来的,按贷款比例收财务顾问费、按贷款转存款的一定比例开银票、保函,怎么收费都是银行“一口价”,只要有贷款支持,这中间业务能不高吗? ——十年前,受累于庞大的不良资产,中国银行业整体上徘徊于技术性破产边缘“挣扎求生”,而过去五年间,中国银行业在脱胎换骨之后迎来了“暴利崛起”,这一切恍如隔世。国际金融体系动荡,而唯独中国的银行业成了“暴发户”,真的是我们金融体系体制优越吗?西方国际性大银行排名后退,中国几家大行排名跃居世界前列,真的是我们管理水平比人家高吗?过去十年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升反跌,真的是外资银行开拓能力差吗? 文章录入:dzm 责任编辑:dzm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