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 > 大讲堂
中钢协:后期市场有望继续小幅上升来源:湖南金属商会|金属商会|湖南钢贸商会|湖南钢贸|钢贸商会|湖南金属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4/18 17:28:11 点击数:578中钢协:3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由降转升后期市场有望继续小幅上升走势 3月份,国内市场逐渐进入钢材消费旺季,钢材需求有所增加,社会库存开始下降,钢材价格由降转升。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放大,后期钢价有望继续上升,但受钢铁产能恢复较快影响,钢材价格将呈小幅上升走势。 一、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小幅上升 3月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1.18点,环比上升2.71点,升幅为2.29%,是近7个月来的首次上升;同比下降10.05点,降幅为7.66%。 1、长材指数由降转升,板材指数继续上升 3月末,CSPI长材指数为125.85点,环比上升3.54点,升幅为2.89%;板材指数为118.82点,环比上升2.55点,升幅为2.19%;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材指数下降10.82点,降幅为7.92%;板材指数下降9.38点,降幅为7.32%。 2、主要品种钢材价格均有所上升 3月末,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中,除热轧无缝管外,其他品种钢材价格均有所上升。其中长材中的高线、螺纹钢和角钢价格分别环比上升3.44%、3.78%和1.35%;板材中的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薄板和镀锌板价格分别环比上升3.83%、2.46%、0.79%和1.04%;热轧无缝管价格继续下降,降幅为0.57%,降幅较上月加大0.52个百分点。 3、钢材价格持续小幅回升 3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连续四周环比上升;进入4月份,钢材价格继续保持小幅上升走势。 二、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3月份,主要用钢行业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国内市场进入钢材消费旺季,钢铁生产低速增长,出口量大幅增加,社会库存小幅下降,钢材价格由降转升。 1、主要用钢行业保持增长,市场需求有所恢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比1-2月份高0.5个百分点。在主要用钢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速虽继续回落,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9.8%、7.0%、11.8%和12.2%;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7%,增速较1-2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经过季节调整后,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2%,其中出口增长9.8%,增速比上月提高5.8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1%,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连续第4个月上涨,并达到近12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5.1%,环比大幅上升4.1个百分点。上述数据显示,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有所加快,对钢价上升由一定的推动作用。 2、钢铁生产低速增长,出口大幅增加,资源供给量增长较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5751万吨、6158万吨和833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8%、3.9%和10.2%;粗钢日产水平198.6万吨,比上月的192.7万吨增产5.9万吨,增幅为3.1%。另据海关统计,本月全国出口钢材503万吨,环比增加164万吨,增长48.3%,近21个月以来首次突破500万吨;进口钢材127万吨,环比增加5万吨,增长4.1%;进口钢坯4万吨,与上月持平。全月折合净出口粗钢396万吨,同比增加169万吨,增长74.6%。据此计算,3月份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762万吨,按可比日历天数折算,粗钢日均供给量环比仅增加0.5%。本月钢材出口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减缓国内市场资源供应压力。 3、钢材库存由升转降,市场信心有所增强 至3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中板、冷轧薄板、热轧薄板、线材和螺纹钢)社会库存量降至1789万吨,比上月末下降105万吨,降幅为5.55%;钢材库存同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但与上年末相比,仍大幅上升499万吨,升幅为38.66%。 3月份主要品种钢材库存均有所下降,其中线材库存降幅较大,冷轧薄板降幅较小。其中,3月末线材库存为219万吨,环比下降33万吨,降幅为12.95%;螺纹钢库存为807万吨,环比下降38万吨,降幅为4.53%;热轧板卷库存为442万吨,环比下降24万吨,降幅为5.13%;中厚板库存为151万吨,环比下降9万吨,降幅为5.79%;冷轧薄板库存为170万吨,环比下降1万吨,降幅为0.57%。钢材库存由升转降,显示出市场信心呈上升趋势。 4、人民币新增贷款环比大幅增加,流动性趋紧状况有所好转 据央行统计数据,3月份,全社会融资规模为1.86万亿元,比上月多813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01万亿元,环比增加3000万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89.56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7.80万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上月末高1.8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57.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人民币新增贷款幅增加,市场流动性趋紧状况有所好转。 三、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继续上升 3月末,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升至196.9点,环比上升0.3点,升幅为0.2%;与去年同期相比,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降25.9点,降幅为11.6%。 1、长材价格由升转降,板材价格继续上升 3月末,CRU国际长材价格指数为219.0点,环比下降1.4点,降幅为0.6%;板材价格指数为185.9点,环比上升1.1点,升幅为0.6%;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材指数下降15.2点,降幅为6.5%;板材指数下降31.2点,降幅为14.4%。 2、北美市场由升转降,欧洲、亚洲市场继续上升 (1)北美市场 3月末,CRU北美钢材价格指数为185.0点,环比下降9.3点,降幅为4.8%。受持续攀升的油价影响,3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密歇根大学)降至74.3点,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后的美国商品零售额环比增长0.4%,增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制造业PMI为53.4%,虽环比上升1.0个百分点,但其中的新订单指数为54.5%,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受需求减弱影响,3月末,美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7.7%,比上月末下降0.4个百分点。本月美国中西部钢厂主要品种钢材出厂价格均由升转降,其中薄板类钢材降幅较大。 (2)欧洲市场 3月末,CRU欧洲钢材价格指数为188.5点,环比上升2.7点,升幅为1.5%,较上月升幅回落5.6个百分点。3月份,欧元区和欧盟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上升1.2和0.8点,但总体经济景气指数在连续两月走高后小幅回落,分别较上月下跌0.1和0.8点;制造业PMI为47.7%,已连续8个月低于50%,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和产出指数分别为45.4%和48.7%,分别比上月回落1.9和1.6个百分点。在欧洲主要经济体中,德国PMI跌至48.4%,比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产出和新订单指数分别降至50.7%和46.2%,分别比上月下降3.2和1.9个百分点;英国PMI为52.1%,比上月上升0.6百分点,意大利PMI为47.9%,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法国、荷兰和西班牙PMI分别为48.7%、49.6%和44.5%,环比分别下降1.5、0.7和0.5个百分点。欧元区国家制造业增速下滑,对钢材需求影响较大。本月英国市场长材价格由升转降,板材价格则继续上升。 (3)亚洲市场 3月末,CRU亚洲钢材价格指数为208.5点,环比上升4.6点,升幅为2.3%,升幅较上月增加1.8个百分点。3月份,日本制造业PMI升至51.1%,连续4个月环比上升,创近8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和产出指数分别升至50.2%和52.2%,分别比上月上升3.1和0.9个百分点;亚洲其他主要经济体中,中国制造业PMI为53.1%,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韩国PMI为52.0%,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中国台湾地区PMI为54.1%,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印度PMI为54.7%,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亚洲主要经济体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态势,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本月远东市场板材价格继续上升走势,长材中的线材、钢筋价格继续保持平稳,型钢和小型材价格有所上升。 四、后期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市场需求保持增长,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符合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后期国民经济有望继续平稳较快发展,随着钢材需求有所放大,钢材价格将呈小幅上升走势。 1、国民经济适度较快发展,将拉动钢材需求保持增长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有所回落,尽管总体需求形势不容乐观,但仍处在合理适度增长区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8%,比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7.6%和6.9%,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8.9和25.7个百分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初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仍然处在合理水平,国民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将实行灵活、审慎的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国民经济运行已呈现出缓中趋稳态势,后期有望保持适度较快发展,对拉动钢材需求增长有利。 2、钢铁生产低速增长,净出口增加,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季度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的累计产量分别为16592万吨、17422万吨和2224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2%、2.5%和6.5%,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3.8、6.2和7.2个百分点;另据海关统计,1季度全国累计出口钢材1215万吨,同比增长15.8%;累计进口钢坯和钢材分别为11万吨和34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2.5%和18.4%;折合粗钢净出口919万吨,同比增长40.9%。据上述数据计算,1季度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为16503万吨,按日历天数计算,同比下降0.14%。 3、原燃材料价格有所上升,对钢价上涨有推动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1%,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环比上涨0.8%,比2月份涨幅提高0.3个百分点。另据海关统计,3月份,全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138.22美元/吨,比2月份上升1.85美元/吨,升幅为1.36%,是连续第5个月回落后的首次上升;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2.23美元,同比降幅为13.85%。国内资源方面,国产铁精粉和废钢价格由降转升,环比分别上升0.48%和1.06%,炼焦煤价格保持平稳;冶金焦环比下降0.98%。原燃材料价格上升,对钢价上涨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后期市场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是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由降转升。据海关统计,3月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138.22美元/吨,环比上升1.85美元/吨,在连续5个月回落后再度呈上升走势,将对国内钢铁企业带来较大的减利影响。 二是国内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尖锐。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主要用钢行业钢材需求有一定增加,但由于钢铁产能释放较快,3月份粗钢平均日产达到198.6万吨,环比同比均有所增长,加上钢材库存量较大,需要2-3个月的时间消化,后期国内市场供需形势仍较严峻。 三是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3月份美国市场钢材价格由升转降,欧洲市场钢材价格虽继续上升,但是升幅也明显放缓。发达经济体需求回落,不利于国内钢铁企业钢材出口。 文章录入:zz123 责任编辑:zz123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