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steel.cn/ 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欢迎您

证监会核发第三批“迷你”IPO

来源: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7/7/27 10:21:19    点击数:153

6月9日证监会宣布核发8家IPO,融资总计25亿元。这是本轮“变奏”之后第三批“迷你”IPO。虽然节奏放缓,但是新股通道未停。这种折中的办法,让“叫停”呼吁者熄声,也让反对叫停者松了口气。

证监会历任8位主席,A股历经8次IPO暂停。第五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任职九年,其间IPO暂停三次。事实上,每一任证监会主席在股市下跌时都面临叫停IPO的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上层,也来自市场。IPO该不该停、该不该缓,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对于证监会新任主席刘士余来说,却依然是一个新问题。

每一次IPO暂停之前,两种对立的声音会进行反复较量。一种认为IPO发行太快造成大盘下行,应该叫停;另一种观点认为新股发行是股市新陈代谢的基础功能,停不得。无论停或者不停,都应建立在全面认识和充分论证基础之上。那么,IPO到底如何影响A股?

“熊市”恐惧

4月份以来上证综指持续走低,以4月11日到5月11日为例,上证指数从最高3290点持续下跌至3016点,3000点弹指可破。与此同时,次新股频现“闪崩”,市场流动性风险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叫停”IPO的呼声又起。

“2017年4月以来股市下跌,导致市场信心下降,脆弱性上升,在没有其他更好办法的情况下,减少新股供给成为自然而然的想法。回顾历次股市暴跌来看,暂停IPO也是中国监管层常用的手段,因此有观点希望暂停IPO并不意外。”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种呼声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应完全顺应这种呼声。

其合理性在于,目前一行三会严监管措施密集出台,导致股市信心下降,通过减少IPO供给来提振市场信心有一定道理。但是,暂停IPO甚至叫停IPO是因噎废食,对于中国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并没有意义。“IPO暂停与否与中国股市上涨与否并无必然联系,”邓海清表示,从历史上看,暂停IPO最多导致股市短期上涨,长期仍然无法逆转股市的本来走向,相反,股市快速上涨时期从来不是IPO暂停时期。

清和泉资本策略分析师赵宇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市场往往从供求关系上理解,认为IPO发行快慢与市场涨跌有关。但是将股指高低与同期IPO发行数量做相关性匹配,并没有发现新股发行对股指造成压力的明显证据。另外,对照海外成熟市场研究,投资者反而认为IPO加速是积极因素,比如美国、日本投资者解读为标的多元化扩充。

若如此,为何股市下跌之时IPO总是众矢之的?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表示,IPO提速影响最大的是概念炒作、短期监管套利的行为。“从政策持续性以及长期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应该是没有人希望叫停IPO的。但是短期可能涉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或者损害了部分人的投资风格。”该人士说,致力于概念炒作、短线投资的投资者,跟坚持中长期持股、价值投资的投资者风格差别是很大的。

赵宇亮认为,“新股供给增加会带来股票价格下行”,这个概念要搞清楚,不是带来市场整体估值的下跌,而是会导致相关板块估值的进一步分化。因为不同行业的估值体系是不一样的。但是,因为新发个股主要集中在新兴行业,所以会导致新兴行业上市公司估值进一步压缩,相关板块有股价下跌压力。

回顾A股历史上8次IPO暂停,每一次都是被动的“无奈之举”。最近一次暂停是证监会第七任主席肖钢任内,于2015年7月至11月,因“股灾”暂停近4个月。

2015年6月12日,沪指登上5178点高位,6月15日,上证指数开盘5174点,当日下跌2%,没想到这只是开始,之后仅仅18个交易日,沪指从5174点跌落至3300点。这场突如其来的“股灾”,根源在于前期过快上涨,但直接诱因是打击配资、降杠杆。“股灾”之后是浩浩荡荡的全国救市。从6月27日至7月9日,除证监会以外,央行、中央汇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保监会、银监会等多部委参与救市,前后动用资金规模上万亿。

作为救市举措之一的“IPO暂缓发行”措施也如期推出。2015年7月3日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企业通过IPO募集资本金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但是,考虑到近期市场情况,将相应减少发行家数和筹资金额。7月5日晚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宣布“近期将没有新股发行”。

暂停三个多月后,证监会11月13日宣布此前暂缓审核但已进入缴款程序的10家IPO企业将先启动发行。IPO重启。

因受多重“救市”措施影响,IPO暂停期间新股停发对市场的影响难以估计。事实上,统计之前历次IPO暂停期间股指涨跌,也难以看出IPO发行快慢与股指涨跌的相关性。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此前七次IPO暂停期间,上证综指有涨有跌,重启之后亦是有涨有跌。若就趋势是否改变看,中期观察IPO重启后大盘均延续了此前的走向,即新股发行并未对市场的中期趋势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从历史经验来看,新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更倾向于是一个短期波动,而不会改变市场的中期趋势。

“抽血”之争

对于新股发行上市融资对存量资金的影响,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抽血效应”。从首发融资规模来看,今年上半年IPO高速发行,2017年1月1日至6月4日,证监会核发IPO批文199家,累计募资总额1004亿元。

“2015年之前因为打新‘资金冻结’,其实‘抽血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2015年规则改革之后,通过市值配售,短期不存在资金冻结,也就不存在较大的资金分流。”赵宇亮分析,如果单就融资量来看,上半年以来1000多亿元的融资规模,对日均交易量近5000亿元的A股而言,资金面影响非常小,更多的是A股的羊群效应。

但是新股提速会降低部分新兴行业公司的稀缺性,对概念炒作板块会形成冲击,所以在新股集中的相关板块,会呈现出估值下行的趋势,中小创公司表现尤其明显。

除了首发融资外,首发解禁也对市场估值形成压力。相比于定增配售股解禁规模,目前新股限售的解禁则相对较小,比如6月的解禁股构成中,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解禁数量达到69.36亿股,占月总解禁股数量的86.68%,而新股限售股股份解禁数量只有12.72亿股,占比较小。邓海清认为,对于2017年全年解禁股的结构来说,新股占比定增不过50%,同时,定增股的股东获利可能更大,因此,会进一步增加定增股解禁的供给压力。

不过,2018年一季度、二季度A股将迎来首发解禁的高峰期。据广发证券研报统计,明年上半年解禁总规模将超过1.3万亿。未来一两年首发解禁压力比较大,不过,目前的减持新政将减持比例与时间严格挂钩,会减少解禁股给市场造成的减持压力。“如果从股票供给角度来讲,市场所担心的‘抽血效应’会受到一定约束。”赵宇亮称。

“从理论上看,确实有一定的‘抽血效应’,股市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而新股发行属于供给增加,必然会消耗资金,从而导致抽血。但这一逻辑存在几个问题。”邓海清告诉记者,首先,新股发行本身会吸引增量资金,打新基金等之所以存在,就是由于新股发行溢价,如果没有新股发行,这些资金本来也不会进入股市。第二,新股发行会使更多更好的公司进入股市,投资者也会因为这些公司上市而进入股市,形成增量资金。因此,尽管新股发行对于股市有“抽血效应”,但同时也有“造血效应”。

“造壳”行动

新股上市之后,其中一部分会因为某些特质遭遇资金爆炒,成为备受推崇的次新股。经过一两年之后,部分公司会因为流动盘太大、“无概念”、“无新意”等原因沉淀下去,缺少资金参与;还有一部分则因为“小巧”、“轻便”,概念“时髦”,成为频繁资本运作的“壳”。

由于退市通道不畅,IPO陷入了两难的尴尬——新股发行快是让更多可能是“壳”的公司上市,新股暂停发行则是让存量公司“壳”价值上升,估值虚高问题更加严重。

赵宇亮认为,从监管态度来看,新政策出台的目的往往就是为了降低壳价值,长期来看一定是市场化改革。但是目前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退市的问题不解决,IPO不断加速的话就会导致阶段性“消化不良”。对比海外来看,发达市场的IPO与退市数量是较为匹配的,例如美国1997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上市公司数量达到8884家,而当前只剩下3000家左右。

“A股的上市公司确实具有壳价值,因此加速IPO确实会导致壳增加,所以‘批量造壳’有一定道理。但这种说法只看到了负面作用,没有看到新股发行加速对于缓解IPO堰塞湖的作用,也没有看到对于降低企业杠杆率和支持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作用。”邓海清认为,A股的问题在于股市估值偏高,而这只能通过新增IPO、降低上市公司壳价值来改善。

现行退市规则已经过多次修改完善,但是实际的淘汰效果并不明显。ST、*ST阶段不仅不是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的过渡期,这个阶段的公司反而成为资本运作的热门标的,“不死鸟”神话依旧。

邓海清认为,“退市堰塞湖”实际上也是“上市堰塞湖”的形成原因之一。结果上看,退市规则在执行中存在较大问题,比如连续三年亏损,可以通过“两年亏损一年微利”来规避,导致退市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弹性,让很多资质确实很差的公司勉强存在于市场上。而只有形成灵活的进出机制,不断吸引优质公司上市,同时让没有价值的公司退市,才能真正激活市场自身的“优胜劣汰”功能。

赵宇亮说:“无论是‘披星戴帽’的公司,还是其他无力经营的公司,都因为有壳价值的存在,可以继续运作,所以依然具有交易价值,也依然有‘保壳’动力。”他认为IPO发行不应暂停,但是对发行节奏可能需要重估。因为确实有一些配套制度还不够完善,比如近期出台的减持新规,就是为了弥补减持漏洞,避免出现“减持潮”冲击市场。预期未来监管层仍将不断完善制度,同时稳定推进新股发行。

文章录入:dzm 责任编辑:dzm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