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steel.cn/ 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欢迎您

联讯证券李奇霖:主权美元债发行重振中国信心

来源: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7/10/31 15:46:06    点击数:200

联讯证券研究院宏观研究员 张德礼

根据财政部消息,中国将在香港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5年期、10年期的各有10亿美元。这是继2004年10月发行17亿美元主权债之后,时隔13年再度发行。财政部已委托十余家金融机构,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及账簿管理人,10月25日将在香港进行推介。

据媒体报道,推介之后所发行的可能为美元RegS形式高级债券。与发行债券通行做法不同的是,这次主权美元债并没有评级。尽管如此,市场预计这批债券将受投资人的欢迎。所预期的发行利率,较同期限美国国债高50个基点左右。考虑到目前中美5年期、10年期国债的利差分别为1.72%和1.33%,发行主权美元债可以降低资金成本。

但时隔13年重启美元债发行,显然并非仅仅是从经济性角度考虑的。从当前时点看,有以下几方面的深层含义。

首先,重塑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的信心。中国维持了长期的高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危机后,政府、非金融企业和居民部门同时加杠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最重要引擎。当前政策重心,正从前期重视经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型,并加强了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应该说,增长模式的转变以短期经济增速放缓为代价,但却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但部分国际知名评级机构,以GDP增速放缓、债务风险为由下调了中国的主权评级。

这次财政部选择在香港发行主权美元债,虽然是原先工作计划的一部分,但“无评级”却彰显了中国政府的信心。经济韧性远超预期,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了6.9%,即使是四季度有所放缓,全年增长6.8%的难度不大。放眼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这一增速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市场化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等力量作用下,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等产业链上企业利润改善明显,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债务风险大为减弱。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风险远低于部分评级机构的评估。国际投资人应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对主权债务更是如此。从目前的市场反应看,投资人对此持积极态度,而这有助于重塑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的信心。

其次,发行主权美元债也是鼓励外汇资金流入的信号。2004年之后中国暂停了主权美元债的发行,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持续顺差和外汇流入。加入WTO后中国融入世界市场,释放了劳动力红利、改革红利,成为世界工厂。而欧美发达国家持续加杠杆,中国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站在央行的角度,持续的顺差和外汇流入,意味着需要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投放基础货币。央行面临很大的对冲压力,甚至需要发行央票回笼资金。

长期来看,汇率由经济基本面决定,但在短期内资本流动的影响更大。此次重启主权美元债发行,也是在释放鼓励外汇资金流入的信号,这有利于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再次,为中资美元债发行提供可参考的利率基准。尽管这些年主权美元债发行暂停了,但是在政策支持、中外息差明显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几年国内企业境外发债规模增长迅速。

我们以融资平台为例,看看中资美元债的趋势。2015年有13家城市投融资主体发行境外债券,募资94.5亿美元。而到了2016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增长到了41家和154.6亿美元。发行主体也从原先的沿海地区、省级平台,拓展到了内陆省市自治区、普通地级市的平台,主体评级也在不断下沉。

考虑到国内去杠杆将继续推进,融资环境会维持偏紧的局面。即使是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中美息差收窄的空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境外发行债券对于国内的大型企业而言,依然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可以预见,未来中资美元债的规模将会持续扩张。

这次主权美元债的发行,将为国内企业境外发债提供利率锚定作用。中资美元债后续发行时,可以以主权债利率为基础,对信用利差、期限利差等进行加成。显而易见,这有助于推进中资美元债定价更加市场化。

最后,发行境外主权美元债也是深化金融开放的重要举措。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毫无疑问,金融开放是对外开放的重点,也是对外开放进程中必不可少的。

对外开放,既要走进来,也要鼓励走出去。近年来有关部委出台了文件,吸引外商投资。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下,一大批企业走出去,在沿线国家投资、建厂。

在“走出去”时,除了实体经济层面的投资外,同样需要加快资本市场的对接。近几年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比如2015年9月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取消发债审批机制,实行登记制度管理,鼓励海外融资并明确资金可以在境内外自由使用。

此次重启主权美元债发行,在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将随着改革深化,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效。

文章录入:dzm 责任编辑:dzm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