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steel.cn/ 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欢迎您
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 > 投融资论坛

李雷:赋能实体经济 助力中国高质量增长

来源:湖南金属商会|金属商会|湖南钢贸商会|湖南钢贸|钢贸商会|湖南金属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1/8/11 13:23:45    点击数:285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涉及方方面面,能耗的降低、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可再生原材料的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既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帮扶和引领,更需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平台加以实现

文/李雷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对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这对一直深耕中国市场的中外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各种各样的冲击,在局部地区出现退潮甚至逆流。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球化成本的分摊和红利的分配出现不均,不同人群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被拉大,尤其贫富分化呈显著加剧。推动包容性增长,让全球化红利惠及更多民众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也将包容性增长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与此同时,从全球层面来看,疫情得到全方位扭转尚需时日,经济增长势头尚未全方位企稳,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还面临各种考验。在当下这个阶段,全球经济更需要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制造业企业加大投资和创新力度,赋能真实的增长。

中国的高质量增长和市场规模的持续成长,在加大自身腾挪空间同时,将使其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压舱石和关键引擎,对于稳定全球增长前景和投资预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制造业推动真实增长

实体经济的兴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晴雨表,提升作为国民经济脊梁的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过去一段时间,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助推之下,全球经济脱实向虚趋势有所加剧,也恶化了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富分化,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挑战。

扭转经济脱实向虚势头,实现真实的增长,让增长红利惠及更多民众,需要制造业企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推动创新引领增长,通过真实增长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当前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被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而制造业不仅是就业的有力保证,可为民众创造收入,同时也为政府拓展税源,助力宏观调控。因此若是没有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消费只能是无根之萍。缺乏来自制造业的红利的反哺,靠信贷驱动消费将透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能力,甚至令一部分民众陷入债务陷阱。

中国经济向服务业的转型,也离不开制造业的保驾护航。直接来自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本身能够提供就业岗位,并且能够为生活性服务业提供衍生机遇。而围绕服务业产生的各种需求,也需要强劲的制造业增长来加以满足。

近年来中国电商平台蓬勃发展,取得了亮丽的业绩,成为拉动消费和推动服务业增长的关键引擎。电商平台的勃兴,离不开制造业提供的充沛产能支持,更离不开仓储、包装等物流环节的支持,后者尤其需要强大的化工科技能力。没有包装、运输及新能源等行业领域上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物流业效率的提升和服务范围的覆盖无法想象,而制造业厂商也无法通过打造耗材更少、重量更轻的产品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直以来,化学工业都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在制造行业扮演重要角色,其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化学工业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广义上涵盖化石原料的深加工和转换、基本医药产品和医药制剂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等诸多领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5G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种化学品、新材料等化工细分领域也在持续增长。

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化工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其产值约占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始终保持着极强的竞争力和极高的重要性。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化工市场,增速遥遥领先于其他主要化工品生产国。早在2009年,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品生产国,此后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9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974.4亿元。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领域的发展进步,为包括化工行业在内的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而资本和科技密集型的化工行业也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场景。来自制造业和信息科技的效率提升,将大力助推服务业的生产率,大大提升服务业的回报率和就业吸引力。

在新一轮“新基建”和“新型城镇化”热潮中,不论是5G基站、城际铁路的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各种交通方式(包括共享出行),还是大热的医药、生物工程等等领域,都离不开化工的支持。而且,也正是因为来自这些新兴领域的新需求,化工行业不断地在实现创新和升级。

“碳中和”时代的新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对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出了“碳中和”具体目标。今后国家和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和生产率上,更体现在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国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由此产生的相关投资机遇,将继续提升中国作为全球增长引擎和巨大市场的吸引力,并为中外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投资合作提供广阔且稳定的前景,这对于对冲由贸易摩擦产生的不确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涉及方方面面,能耗的降低、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可再生原材料的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同时也要看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放眼全球,低碳环保大多依靠政策推动和道德感召,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要想真正实现落地,需要探索合理的激励机制,让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各个社会主体都能主动参与到这个发展进程中来。

对于任何一个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而言,都必须践行“碳中和”时代的六大战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利用强度;承诺并支持环境健康安全;赋能产品和工艺的科技创新;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诚信管制。任何不能满足上述战略目标的企业都必将为时代所淘汰。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专业最齐全的制造业,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与此相对应,中国也拥有全球最大的化工产业市场份额,产能占全球40%,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化工产能将占全球50%。随着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国对可降解和可再生原材料的需求迅猛增长。比如,随着全球电商和外卖需求出现井喷,人们对相关塑料包装材料的可持续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中国不仅是循环经济大国,更是全球最大的循环经济解决方案应用市场。

推动循环经济,需要确保原材料始终可以循环利用并可以重新制成新的产品。这需要相关行业企业通过与上下游通力协作,实现围绕循环经济原理建立的价值链全方位升级。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化工行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行业领先的企业通过自身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赋能循环经济的发展。化工行业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赋能不仅体现在提供创新材料,直接介入可降解和可再生原材料的生产制造,还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可再生和可回收再利用的原料并为客户开发和提供高效的产品解决方案,同时也意味着减少材料用量,提升材料使用效率,从内部工艺流程及产品价值链两方面双管齐下,以更为可持续的方式满足各类需求。

当前中国将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提升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冀望通过深度优质城市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更好实现中国经济内循环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城市化的深化与升级、人居环境的改善,将对高端制造业、建筑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提供强劲的需求。这一切都离不开循环经济的蓬勃开展与保驾护航。发达市场经济体的实践经验表明,发展循环经济将为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扩容

总之,在中国发展的新格局下,衡量中国市场企业主体成功的标准,将不仅仅是其创新和掘金能力,也体现为企业通过与社会协作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通过自身研发和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更包括企业通过经营投资理念和行为与政府宏观产业政策相配合,助力中国实现高质量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能力。

在未来,只有那些能够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企业才有长远的未来。只有结合自身特点计划围绕创新解决方案、气候变化、循环经济和多方合作四大主题来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通过可持续发展引领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更好满足全球和中国经济所需,才能更好地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和自身增长的有机统一。

作为拥有雄厚技术实力和创新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市场主体,化工行业企业应通过持续的积极参与和密切协作,带领全行业共同为企业发展、社会福祉和中国环境而不懈努力,构建一个持续发展的“可循环”未来。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披荆斩棘,在化工等关键行业的支持下,实现了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贯彻。如今,“十四五”规划已经启程,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面临着新的历史性任务,化工行业亟待为其“增长极”的关键角色注入更多新的动能,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十四五”的良好开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本文来源于《2021全球经济信心指数报告》,作者为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副总裁兼北亚区总裁)

文章录入:dzm 责任编辑:dzm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