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steel.cn/ 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欢迎您

张晓刚: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核心位置

来源:金属材料商会|钢贸商会|湖南商会|湖南金属|湖南钢材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3/12 17:01:41    点击数:76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重要主题。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鞍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结合钢铁行业以及鞍钢的现状,以独特的思辨角度,阐述了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

    记者: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关键一年,如何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等手段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我们大家所关注的。请您就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的理解。

    张晓刚:非常高兴能够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的采访。去年这个时候在接受你们采访时,我想的是如何树立起信心,来应对金融危机。一年过去了,我们用信心挺过了危机。今年,在听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有很多感触。我认为应该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放在一个核心的位置来考虑和认识。这是一个大前提,关系到下一步该怎么走的问题。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须发展,对于资源需求的总量不是其他国家能够相比的。因此,这也就决定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发展的老路。在我个人看来,坚持发展是解决当前一些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我们更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改正,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然而,目前令我们担忧的是,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出于政绩考虑,只看GDP的增长数据,没有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增长之间内在的关系进行综合的考虑。如果仅是确保快速发展,但是没有回过头来寻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去考虑该如何在新的发展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可持续发展就缺乏了保证。

    因此,目前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让我们更加注重发展的“质”,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记者:作为来自钢铁行业的代表,您认为我国钢铁工业该如何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张晓刚: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我们钢铁行业从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普遍意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指导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我认为仅是实现调整产品结构、淘汰部分落后产能是不够的。

    一方面,我国钢铁工业经过快速的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一产钢大国。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些问题是发现了却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比如集中度不高、产能过剩、进口矿石市场秩序混乱等等,使得我们的行业失去了一些能促使整体竞争力上一个台阶的机会。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另一方面,钢铁行业必须系统地进行结构调整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能耗、物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因素都需要纳入这个体系中进行整体考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目前的一个大方向,是每个行业都必须去做的。而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来设计自身的方式和过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关键的关键是,只有找到问题并且解决了问题,才能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那么,在现阶段您认为钢铁行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张晓刚:是对于产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目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已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指导、推动钢铁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但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这些政策的落实力度不够或是根本不作为,特别是一些地方违规的、没有审批的钢铁项目还在建。这无形中导致行业的一些问题越积越大,解决起来更加困难。我觉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乃至采取强硬的手段来确保这些产业政策的落实和贯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钢铁工业实现真正意义的转方式、调结构。

    记者:刚才从国家经济发展和全行业发展这两个层面表达出了您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些认识。那么,作为鞍钢这家老钢铁企业的管理者,在您看来,鞍钢自身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张晓刚:企业自身情况不一样,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对每个钢铁企业来说,其出发点、思考方式、着力点以及内涵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时,钢铁企业大多都是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抓科技创新来应对。但是,像鞍钢这种老的国有企业就需要比别人抓得更多,需要认真地解决历史遗留的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借着调整结构的机遇把没有竞争力的地方变成有竞争力的地方,这是我们这些老钢铁企业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记者:您能具体介绍一下鞍钢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些实例吗?

    张晓刚:鞍钢在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的时候,甚至在此之前就已经实施了一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措施。在转方式方面,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鲅鱼圈钢铁基地的定位是绿色钢铁基地的模板工程。在整个基地的设计规划过程中,我们注重突出绿色增长的思路。以一个小例子就可以说明,鲅鱼圈基地的风力发电一期工程,其设计目的仅仅是提供厂区的照明用电,但我们发现这个具有绿色经济特点的项目投资回收期比预期缩短了,因此我们就上了风电二期,用来满足一个剪切机组的用电需求。实践下来,我们尝到了绿色经济的甜头,所以我们正在规划风电三期乃至四期,希望进一步利用好基地独有的风能资源,降低综合能耗,向环境友好的方向靠拢。

    在调结构方面,我们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产品结构。金融危机爆发后,过去定位在“高端产品”的一些板材,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其价格要低于螺纹钢,鞍钢的产品也不例外。我们在总结的时候,确定了产品结构调整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理念。2009年,我们恢复了一条螺纹钢生产线,新的螺纹钢生产线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效益,同时因其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环保、节能指标都有所提高,无形中我们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实现了产品结构的升级。

    记者: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鞍钢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稳定和发展。那么,在后危机时代,鞍钢的定位是怎样的?

    张晓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鞍钢总的来说是有教训也有收获。例如,在金融危机下,我们一方面努力降低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则是积极走出去,抓住难得的机遇,做到了有收有放,实现了稳定发展。然而,我们也经历了最为困难的一段时期,这就是企业成长的必然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树立了信心,看到了希望。

    鞍钢作为我国的老钢铁工业基地,其历史责任更大,历史负担也比较重。可以说,鞍钢这个企业的发展是几代人努力和积淀的一个过程。前几代人为我们搭建出了一个高的平台,而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是让她的基础更为牢靠并达到更高的高度。

    谈到具体的定位,我们有个规划思路,那就是在后危机时代,鞍钢将在3年内回到中国钢铁企业的前三名,5年内进入世界钢铁企业的前十名,我们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去做大做强。做强和做大是历史赋予鞍钢的责任、也是鞍钢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承担的义务。对于鞍钢来说,做大是趋势,做强是永远的追求。未来,鞍钢将会把更多的力气花在提升竞争能力上,而不是瞄准在中国第一大的目标,这也是我们鞍钢在后危机时代的一种思考。

    记者:我们祝愿鞍钢能顺利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张晓刚:我也希望《中国冶金报》能伴随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取得新的成绩,谢谢!

 

本文章由:金属材料商会|钢贸商会|湖南商会|湖南金属|湖南钢材 提供!

文章录入:zlj 责任编辑:zlj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