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nsteel.cn/ 湖南省金属材料商会欢迎您

山钢集团济钢变革采购管理纪实

来源:湖南金属商会|金属商会|湖南钢贸商会|湖南钢贸|钢贸商会|湖南金属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3/15 15:39:14    点击数:486

在钢铁行业市场疲软、钢企无利、微利的现实面前,企业的原材物料的采购费用无疑是企业的一笔巨额开支,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巨大压力。为节约开支,降低采购成本,一场变革在济钢采购部门大张旗鼓地推行开来。

此次变革的主题是:“公开招标”,这是一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垄断的模式,是对传统采购模式的颠覆。负责设备、备品备件采购和管理的装备部成为第一个试行单位。在企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仅设备、备品备件的开支每年至少10亿元。而对于在企业旺盛时期养成大手大脚习惯的职工来说,要经历一次怎样的蜕变。

“第一标”一锤定音“公开招标”从无到有

2010年4月,集团公司要求装备部对设备、备品备件采购,设备检修等项目全部实施“公开招标”。按照公司“采购全部公开招标,信息全部公开、公开信息的全部,在验收标准明确可控下,低价中标”、“公开、公平、公正”等招标原则要求,装备部转变观念、打破常规,着手“公开招标”的流程和职责再造。招标方案、网上公告、资格预审、公开开标、低价中标等公开招标的流程与职责初步建立起来。

2010年5月11日,装备部迎来公开招标的“第一标”,为热轧厂12个规格7种材质共计106支轧辊“公开招标”。经过网上公告,七家企业经资质预审进入投标环节。公司对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标”十分重视,董事长毕志超、副总经理徐有芳坐镇现场,与评标人员一起,对招标内容和投标单位的资质以及报价进行逐一核实认定,董事长亲自做示范,教大家如何运作。由于准备充分,方法得当,竞争充分,效果明显,此次招标共降低采购费用1500多万元,成为公开招标的第一个典型范例,是济钢采购管理改革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

建章立制完善基础提升素质增强能力

为深入推进“公开招标”工作,装备部从建章立制着手,虚心学习先进单位的招标经验,不断总结和完善适合济钢采购管理的新方法。

建立完善制度,制定了《装备部公开招标管理办法》、《评标专家管理办法》、《资格预审管理规定》等十余个管理办法,明确了招标方案、网上公告、资格预审、公开开标、低价中标等公开招标的流程和职责。

坚持“七个公开”原则,即公开招标方案、公开招标信息、公开邀请投标单位、公开资格预审、公开开标、公开中标结果、公开违约单位黑名单,构建了采购和检修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平台,体现了完全充分竞争的招标原则。

强化招标质量控制,实施了“质量六步法”,并针对公开招标出现的新问题建章立制,全面提升公开招标的管控能力。

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从业能力。装备部规定招标人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政治素质必须过硬;二是必须熟练掌握法律法规;三是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2011年,装备部组织了招标人员参加招标投标知识培训,学习并掌握了《招标投标法》、《合同法》、《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招标操作实务等专业知识;参加了人社部统一组织的全国招标师考试和高级采购师考试,逐步实现了持证上岗,招标人员的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首创“公开招标+反拍卖”法自主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在深入推进公开招标的基础上,装备部广开思路,借鉴拍卖行业的手法,大胆创新,推出“公开招标+反拍卖”法进行竞标。

为2011年“水处理总量承包”公开招标就是一个代表性案例。经过网上公告,有14家单位报名,10家单位通过预审。2010年11月份,装备部组织水处理评标小组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封闭开评标工作。经过多个回合的竞标,最终总包价格比上年度降低了71.42%。有人质疑质量无法保障,买起来便宜,用起来贵。经过一年的实践,各系统运行正常,用铁的事实消除了各方面的疑虑。

2011年,通过“公开招标+反拍卖”,直接降低采购成本6000多万元。

在不断总结完善公开招标管理办法的基础上,2010年下半年他们经过四个月的研发,自主开发了“公开招标”信息管理系统(BMS),2011年2月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分标、公告、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标书发售、开标、评标、定标、中标通知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程序还开发嵌入了“定价三步曲”、“反拍卖”等独特的价值采购方法,济钢的公开招标管理工作走在了冶金行业的前列。

“我们非常赞赏济钢实行的公开招标,它为所有有实力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我非常愿意跟济钢合作。”一位供应商这样评价。

拓宽采购管理模式构建无忧化信息平台

在“公开招标”采购的基础上,装备部结合实际需要,不断深化战略合作管理模式,探索创新了寿命成本采购方法(PWR)、无库存即时供应(NS-JIT)、无忧运行(TFO)、总量承包、长寿化攻关等多种采购方式。通过战略合作,实现稳定供应,以可追溯为原则,确保并提升采购品质量;实现周期性的批量采购,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构建稳定的关系,获得供应商的技术攻关成果和完善的服务体系。2011年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50份,协议总额48347.93万元,占年度采购量的34.53%。

与此同时,他们在开发“公开招标”信息管理系统(BMS)的基础上,着手构建无忧化信息平台。

“无忧化信息平台(NSP),就是以质量、价格、交货、服务四个要素为管理核心,以寿命周期成本最低(LCC)为宗旨,实现设备物资计划库存无忧、采购供应无忧。”装备部招标中心主任袁堂玮这样解释。

平台包括公开招标、商务谈判、合同管理、资金管理、供应商库存、网购超市、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统一。无忧化平台设计按6个阶段逐步开发,通过试运、使用、总结、推广,达到系统闭路循环的最高管理水平。

检修施工“先算后干”三个平台构筑特色管理

装备部以往的工程检修施工通常采用《预算定额》计价方法进行预结算,也就是“干完算”。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形成结算扯皮现象,检修费用难以控制,降成本效果并不显着。

2010年8月,装备部打破常规,在检修招标领域采用全新的形式,采用了“算完干”的策略,即对工程量不完全确定的项目,实行综合单价包干总价封顶模式,对工程量已确定或有图纸的采用总价包干模式。评标中再进行“反拍卖”,检修施工费用大幅降低。

炼钢厂转炉烟道更换等施工项目招标方式就经历了这种变化,效果显着,前后每座转炉节约维修资金40万元,年降成本120万元。热轧厂采取了产线中修总包招标形式,检修费用直接下降167万元。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装备部初步勾勒出无忧化供应平台的采购模式雏形,同时开发了设备修理费用即时监控平台、设备运行状况即时监控平台。三个平台形成了具有济钢装备特色的知识管理体系,2011年管理水平、能力得到显着提升,成效明显,全年设备物资招标采购节约资金5187万元。

发扬“五讲”精神责任创造价值

公开招标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装备部广大职工顶着来自内外部的压力、阻力,发扬“讲政治、讲大局、讲正气、讲责任、讲奉献”的精神,排除各种困难,按照集团公司领导指示,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公开招标。

面对采购品多达28万多种,品种多专业广,从不招标到每天有时多达10多次的公开招标,需要准备大量的信息,需要形成大量的纸质文件,需要熟悉招标流程等一系列繁重任务,装备部招标采购人员发扬吃苦奉献精神,连续几个月,都是“白加黑”、“五加二”地投入工作,每天熬到半夜是家常便饭,双休、节假日更是无从谈起,“责任”二字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细节上。

正是他们的拼搏奉献、锐意创新,才有了目前济钢装备管理的卓越绩效。

装备部部长王文涛介绍:“自2010年4月份公开招标以来,公开招标额18.55亿元,降低采购成本29097.42万元,降低率13.55%。公开招标大幅度降低了设备运行维护费用,设备吨钢修理费由2010年的157元降到2011年的134元,共降低了3.06亿元,降低率14.65%,此项指标已经进入全国冶金行业的前列。”

装备部的公开招标成果获得济钢2010年管理创新特等奖;装备部连续两年被评为济钢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济钢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优秀设备管理单位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设备管理单位称号。

鉴于公开招标在装备部取得的良好绩效,济钢要求全公司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其他采购部门也结合实际情况,在相关领域推行起公开招标。原料处在耐材招标中,推行“整体承包”和“总量承包”等模式,2011年降低采购费用5600多万元;国贸公司为拓展现货进口矿渠道,增加资源选择范围,从2011年8月份起对人民币现货进口矿实施公开招标采购,有效降低了矿石采购成本。装备部的经验在济钢全面推广、应用起来,对降低企业成本、缓解资金压力起到鼎力支撑作用。

文章录入:duqingfa 责任编辑:duqingfa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